去年,我专程赴大学毕业后即工作一年的国家重点治理县考察,三十多年前规划治理的地方,林草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,水土流失面貌得到彻底改变,民众安居乐业。
70年前的1949年,裹着小脚的母亲在共和国成立之年生了我的大姐,10年后,我出生了。与共和国同奋进、共前行,也成了这些年我的成长发展路标。
在为吃饱饭奋斗中,学到民以食为天
儿时记忆最深刻的是总也吃不饱,全家老小都在为吃饭奔波劳作着。
读初中时,学校学工学农,我们到生产队参加了几个月的农业生产劳动。那时全国都在搞“农业学大寨”运动,生产队组织兴修水平梯田运动,队长给我们讲修建梯田后,可以大大提高粮食产量。同学们都觉得吃饭问题有希望了,尽管身单力薄,大家仍与社员们一起挑灯夜战,拉着手推车,担着土箩筐,挖土造田,平整土地。
高中时,面对家乡吃水极为困难的窘境,学校组织我们到贺兰山水利工程工地兴修截水工程。十七八岁的学生,住在半地下的地窝棚里,昼夜24小时不停工,同学们“三班倒”劳动。几个月的劳动实践,我们深刻感悟到了水是生命之源的要义,有了水,家乡人才能安居,工农业生产才有希望。
紧接着,不到18岁的我成了下乡知青,来到了内蒙古边疆牧区,先是参加饲料基地的生产劳动。到了秋季,骑上骆驼去巴丹吉林沙漠打草,了解了不同沙地的形态、特点、草场生长与分布规律。秋冬时节,参加农田水利建设,知道了一些灌溉工程的组成、施工、运行知识,特别是水利灌溉工程对农牧业生产的重要性。
牧民们的辛勤劳动,为国家贡献了牛羊产品,丰富和改善了其他地区民众的生活。我也在年底劳动分红中收获了一只羊,为家中温饱贡献了微薄之力。
意想不到上了大学,学习保持水土
改革开放的春风催生了1977年的恢复高考,我一个牧马人历经艰难转辗,参加了自知毫无希望的高考(中国高考史上5%的最低录取率),竟然从边疆草原来到首都北京,到从未听说过的北京林学院(现北京林业大学)水土保持专业读大学。
保持水土,发展生产,改善生态是这个专业的目标和使命。水土保持原理这门基础课,让我认识到,过去我们走的是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,民众吃不饱,只好不断去开荒,其结果陷入了“越穷越垦、越垦越穷”的恶性循环。
从水利学课程学到了干、支、斗、农、毛的灌溉渠系,学会了计算设计渠道比降、断面、流速、流量等,学到了水库、大坝的防洪、兴利库容演算,大坝、泄水设施、溢洪建筑物的设计。大学毕业后,这些在课本中学到的东西在搞规划设计时全都用上了,我规划设计并建成的工程也经受了历史的考验。
我还在大学里学习了治沙学,对沙漠形态分类、自然特征、水分条件、相应的治理措施等有了理论的学习,当年做知青时的治沙实践也得到了理论升华。
植物学、造林学、防护林学、森林生态学等课程,让我对植物识别、生物学特性、分布规律及适应范围、种植方法、生态修复等有了系统知识,掌握了遵循自然规律,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治理与修复之道。这为我今后治理广大山地丘陵区的水土流失,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,积淀了理论与专业知识。
大学毕业奔赴边疆,重整山河面貌
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,为发展山丘区经济注入了新动力。
198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,明确指出了解决我国水土流失严重、生态失衡问题的重要性,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,农业的全面增产,是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。
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毕业生,发展水土流失地区的经济是我的中心工作,首要任务就是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。
那时,内蒙古丘陵山区人均年产粮食只有200公斤左右,民众生活十分困难。中央首次立项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,我们充分利用当地水土资源条件,规划建设小片水浇地、修建水平梯田等,三五年的时间,治理区民众的人均粮食增加到800多公斤,人均收入从不足100元上升到500多元,民众温饱解决了,经济收入也大幅度提高。
安徽小岗村“分田到户”的大胆探索,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。借鉴包产到户的经验,内蒙古部分县乡探索以户承包治理四荒(荒山、荒沟、荒丘、荒滩),一些敢于开拓、勇于实践的农户通过承包治理和开发四荒,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,还发展了家庭养殖业、林果业,成为当地的富裕户。水土流失大大减轻了,生态环境得到改善。
面对面广量大的水土流失、国家投资又是杯水车薪的困局,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,内蒙古赤峰市等乡村悄然出现了拍卖、租赁、股份合作等治理水土流失的新做法,市场再为水土流失治理增添动力。
温饱过后,我们追求生态环保产品
上世纪90年代后期,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、生态建设重点县、退耕还林、天然林保护等一大批工程在全国大规模展开。
在实践中,我们深入研究解决国家治理要被子(林草植被)、群众治理要票子(经济收入)的相互关系,既治理了水土流失,改善了生态环境,又增加了民众收入。
随着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,民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,农牧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。但产量提高了,不一定能卖出去,也不一定能卖上好价钱。农产品大量生产,就要研究市场问题了。
流域治理的措施布设、生产发展方向都要紧密结合市场,生产的粮食、油料、果蔬、肉食、禽蛋等不仅追求产量的提高,更要注重绿色、无公害,为市场提供优质、生态产品。
这一时期,我们探索走过了“你无我有、你有我优、你优我新、你新我特”的不断创新、不断提升的路子。山区的无公害小米、豆类、茶油、山果等进入了城市,在大型超市有了专柜,成为城里人的宠爱之物。
去年,我专程赴大学毕业后即工作一年的国家重点治理县考察,三十多年前规划治理的地方,面貌已焕然一新。当地林草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,水土流失面貌得到彻底改变,民众安居乐业。临走时,捎点小米、荞面成了时尚。
生态文明时代,公众追求美好生活
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“五位一体”建设总体布局,开启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。
党的十九大就生态文明建设从发展理念、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等多方面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,明确提出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,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。
进入新时代,民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、从求生存发展到求生态美好,对干净水质、绿色食品、清新空气、优美环境的需求更为迫切,为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增添了新的无限力量。
近年来,我们在全国各地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,流域治理中将水土流失治理、农村脏乱差环境整治、污水及垃圾处理、村容村貌整治与绿化美化等有机结合,建成了一批山青、水净、村美、民富的美丽乡村。这些乡村也成为人们休闲观光、旅游度假的好地方。
姜德文(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原副主任)
联系电话: 010-59214014 监督电话:18519934139
投稿邮箱: hjbhjsw@163.com
环境保护纪实网 京ICP备19011650号-1
主办单位:环保纪实写作委员会 协办单位:北京小康基业信息技术研究院
地 址:中国北京阜外大街34号解放军报社
技术支持:中国网站托管基地